無錫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產業集團”)組建以來,一直肩負“引領無錫產業發展”的使命擔當,堅持從戰略高度認識、部署和落實企業社會責任,把社會責任履行融入公司戰略、企業文化和日常經營行為中,持續提升履責能力,增強價值創造能力,踐行“企業公民”對建設“強、富、美、高”新無錫、打造現代產業發展新高地的應有貢獻,促進集團實現健康快速可持續發展。
一、企業概況
?。ㄒ唬┕竞喗?br />
產業集團由無錫市人民政府于2008年4月成立。集團聚焦科技產業和民生保障主責主業,經營范圍涉及新一代信息技術、汽車核心零部件、新能源新材料以及現代服務等重點領域。集團以全口徑營業收入約1400億元,連續13年蟬聯中國企業500強,列2021綜合榜單第169位,制造業榜單第71位,分別進位9位和2位,位居無錫入圍企業首位。在2021年長三角百強企業中位列第37位。
?。ǘ┌l展戰略
愿景
建設國內一流的高科技產業集團
企業精神
創新、發展、誠信、和諧
理念
實業為基,資本為脈,創新為擎,技術為魂,人才為本
?。ㄈ┕局卫?br />
產業集團按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建立公司法人治理結構。集團公司由無錫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履行出資人職責,董事局為公司決策機構,對無錫市人民政府和無錫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負責。監事會負責對集團公司管理資產運營情況和董事會、經營層的經營管理行為進行監督;經營層負責執行董事局作出的重大經營決策、全面負責公司的日常行政和業務活動。
二、經濟責任
?。ㄒ唬┠甓冉洜I業績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發展起步之年。產業集團精誠團結、開拓進取、負重前行,不斷筑穩筑牢實業根基,加深加厚產業底蘊,各項工作開創了新局面、取得了新成效,交出了“開局首勝”的優秀答卷。堅定不移聚焦高質量發展主題,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持續不斷加快企業轉型升級,超額完成市國資委下達的2021年度經營指標,綜合實力、發展能級進一步穩固。全年全資、控股企業預計完成營業收入964億元,同比增長19%;在進一步夯實資產質量的同時,實現利潤總額31億元;工業總產值198億元,同比增長8%。三項經營指標占國資系統比重穩中求進,分別達到56%、36%和47%。
?。ǘ┛沙掷m發展
發展投入。集團深入踐行產業鏈系統思維,緊盯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持續不斷補齊產業鏈條,努力強鏈、補鏈、延鏈,向產業鏈中高端攀升,積極培育接續發展的增長點。全年實際投資項目(不含理財)76個,投資總額約70億元,其中戰略性新興產業類項目66個,投資約53億元,分別占到87%和76%,產業投資布局集中度更加精準聚焦。增資中環領先大硅片項目3.9億元支持戰略實施,宜興工廠擴產放量,8英寸月產能達50萬片,12英寸產能15萬片,二期工程有序實施,資本化工作積極推進。海辰半導體項目完成生產設備搬遷超710臺,產能穩步爬坡,加快客戶認證,實際月產量已達3.9萬片。華虹無錫一期項目全面達產,市場訂單充足,產品快速上量,全年實現投片約62萬,加速開放式平臺客戶及產品導入,技術競爭力不斷增強。發揮錫產微芯平臺功能,加強產業整合,完成核心IDM單元收購和組建,積極推進總投資115億元的全球第二大射頻公司安譜隆并購項目、完成簽署SPA,全力打造垂直整合IDM標桿,持續提升在傳感、功率、射頻半導體市場競爭力。增資無錫物聯網創新中心公司2.2億元,支持推進總投資8.4億元MEMS 8寸線項目建設,完成簽約落地,助力區域打造全國領先的物聯網“技術創新核心區、產業發展集聚區和應用示范先導區”。
科技創新。集團堅持“自立自強”方向,著力打造科技創新“強引擎”,加大研發投入力度。集團合并范圍企業年度研發費用近11億元,新產品銷售收入110億元,建立市級以上研發平臺超20個;壯大先進技術企業規模集群,建成省級以上高新企業22家(其中國家級15家,占比近7成)。提供科技金融“優服務”,產發金服全業態類金融體系基本成型,建立集中高效的風險評審管理體系,項目穩健投放、風險可控,創投業務“產發”系列基金品牌逐步打響、在投基金規模近68億元,保理業務經營向好,擔保、小貸等業務服務中小微科技型企業成效提升。建設科創園區“強磁場”,積極融入太湖灣科創帶建設,北創科技園積極構建創新創業孵化體系,努力搭建創新創業公共平臺,在租面積逾4.2萬平米、出租率79%;錫東產業園突出地緣電動車產業優勢,打好退稅返還、外資補償和政策扶持的組合拳,凈增出租面積1萬平米,園區綜合承載能力改進提高。
專利品牌建設和知識產權保護。集團有序推進品牌建設,引導所屬企業加大知識產權專利保護,促進由產品競爭向品牌競爭轉變,提升價值鏈和產品附加值,不斷擴大“產業集團系”知名品牌在行業內的影響力、提升美譽度,累計獲得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近2000項,在行業標準制定、產品品牌打造等方面不斷突破。威孚高科度取得264項專利(21項發明專利、234項實用新型專利、9項外觀專利)、1項軟件著作權,通過了CMMI(軟件能力成熟度)三級、ISO27001體系認證。太極實業旗下太極半導體通過IATF16949換證審核、獲得國內首張ISO26262認證,躋身高階車用電子芯片封測領域;十一科技現擁有130項專利,其中實用新型專利121項和9項發明專利證書,擁有7項專有技術工藝包。飛而康年內申請專利78件,其中獲得授權有效的53件;主編或參與制定國家標準4個、行業標準3個。南大環保被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園區工作委員會授予“2021化工園區優秀服務商”,“含磷廢水深度處理與資源回用技術”入選南京市生態環境保護與污染防治先進適用技術信息,“智慧園區安全環保一體化系統咨詢與診斷技術”成功入選由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化工園區工作委員會發布的全國首個智慧化工園區適用技術目錄。
人才隊伍建設。集團狠抓隊伍建設,激發擔當之能。堅持黨管干部、黨管人才原則,制定實施“十四五”人才專項規劃。選優干部配強干部,全年調整集團本部中層及所屬企業領導干部43人次,調整委派董、監事、財務負責人97人次,新提拔干部7人。優化選人用人機制,修訂選人用人、干部交流等干部管理制度,全面推行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在產發金服和江蘇日托積極推進職業經理人試點,啟動企業經營業績負責人考核制度和集團本部薪酬管理制度優化。重視年輕干部隊伍建設,建立集團后備人才信息數據庫,入庫中層副職以上干部、優秀年輕員工415名。用好多元化招聘渠道,全年共招聘經營管理、科技創新等各類人才273名。
提質增效。集團堅持“宜改則改”原則,制定落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工作方案,啟動六大改革專項行動,細化分解6個方面、26項改革重點工作、70項具體改革任務,明確改革的時間表、路線圖,年內整體完成率超90%。有序推進“瘦身健體”,堅持“一企一策”,集團合并范圍內各級子企業中,11家企業穩步出清、22家企業優化提升,合理壓減管理層級;加快清退處置“兩非兩資”,穩妥審慎分類處理,推進20家企業清算關閉,明確制定27家企業扭虧增盈方案。年內順利完成9家公司制改制,全面完成“三供一業”分離移交,有效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積極實施混合所有制改革,完成供應鏈管理部撤部轉企、引入戰略投資者、實行核心團隊持股,無錫展合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投入運營。加快推動糧食產業集約化、規?;?、高效化運營,簽署市屬糧食國企管理體制調整移交協議,穩步接管5家政策性糧食國企,初步論證整合組建成立糧企平臺工作方案,市糧食和物資應急保障服務中心項目正式開工,依托新米市平臺成立江蘇糧油商品交易市場無錫分市場、成功揭牌開業。完成金德公司與新業公司整合,配合市屬國有農貿市場重組、推進轉讓持有蘇南物流52.94%股權,完成拈文投19.92%等股權轉讓,股權轉讓收入約5.9億元。持續提升現代企業治理能力,子企業黨組織前置研究討論重大經營管理事項、董事會應建盡建、外部董事占多數、經理層任期制契約化管理等均實現全覆蓋。加強與國務院國資委“雙百行動”試點企業聯系、深化共享共促,推進有條件的企業與行業龍頭對標提升、互通互鑒。
三、社會責任
?。ㄒ唬┱\信經營和依法納稅
作為有責任心的國有企業集團,產業集團成立以來始終以法律為準繩,守法自律,規范治理,誠信經營,集團經營規模邁上新臺階,盈利能力得到新鞏固。全年產業集團合并口徑上繳稅費10.01億元,為國家和地方經濟的發展貢獻了力量。引導民生保障企業爭做誠信經營的標桿示范,持續不斷為民、惠民、利民。蘇南食材堅持“一切為了孩子”的宗旨,防疫保供兩手抓,配送準點率、準確率均達到100%;配合“雙減”政策為學校延時教育服務,滿足學?!?+2”的就餐需要,并創新性推出按國家學生營養餐標準的“營養調整餐”。蘇南物流兩大市場強化各類生鮮食品的價格管控,蔬菜平均價格低于市發改委網站公布平均價格30%;節假日期間引進優質時令商品,全面監測米、面、糧油等商品價格,力保節日期間價格平穩。
?。ǘ┐龠M就業和員工保護
產業集團始終秉承人本理念,倡導平等和非歧視的用工政策;承認和尊重員工的個人利益,珍視員工的生命、健康與安全;重視人才培養,努力搭建員工健康成長的職業平臺;積極建設學習型團隊和學習型企業;不斷將企業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員工,構建和諧的勞動關系。圍繞所屬企業生產作業涉及的職業危害種類,著力開展員工職業健康監護和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工作。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努力維護安全穩定工作,創造和諧發展環境。威孚高科定期進行員工滿意度調查,2021年通過滿意度調查收集各項改進建議1575項,員工滿意度整體有所提升,核心人才流動率小于3%;定期收集員工的合理化建議,通過員工自助服務平臺,讓員工全面了解公司的規章制度、各項福利等信息,更好地維護自身權利。太極實業定期安排員工進行年度體檢,同時提供完善的勞保用品;致力于打造良好的職業發展平臺,建立多層次員工教育、業務培訓體系,幫助員工提高個人能力和工作能力,并提供持續教育能力提供成長的機會。
?。ㄈ┢髽I文化建設
集團強化黨對企業文化建設的領導,建強戰斗堡壘,夯實組織之基,舉辦集團慶祝建黨100周年系列活動,確立企業黨建特色品牌項目24個,集中發布示范黨建品牌4個,評選表彰第三屆“共產黨員時代先鋒”,威孚高科被授予“2021年江蘇省先鋒企業”,太極實業黨建品牌入選江蘇省國資系統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100案例,宏源科技獲評“全國紡織行業黨建工作先進單位”。著力發揮群團優勢,凝聚服務之力。全年累計組織超過1.6萬人次參與各類立功勞動競賽,集團首次榮獲無錫市主題勞動競賽優秀組織獎;著力培育技術藍領,開展申報市級職工金點子暨合理化建議6項;深化團組織“青年大學習”、“一團一特色”品牌,線上青年學習超1.5萬人次;開展豐富多彩的職工文體活動,旗下包括集團本部4家單位獲評2019-2021年度“江蘇省文明單位”榮譽稱號,太極實業榮獲2020-2021年度全國企業文化優秀成果一等獎。
?。ㄋ模┥鐣婧痛壬苹顒?br />
產業集團一直致力于關注民生、回饋社會,認真履行社會責任,積極參與扶貧濟困、助學助教、環境保護、文化體育、軍民共建、慈善福利等各類社會公益活動,不斷提升企業的社會形象。集團領導帶隊走訪慰問貧困大病職工和陽光扶貧結對戶,健全完善困難職工精準幫扶機制,發放貧困職工補助金、大病職工補助金、困難職工補助金總計52萬元,集團獲市慈善總會優秀組織獎。2021年度集團組織志愿服務26次,參與人員120人,在共建社區開展“3.5”學雷鋒活動、協助社區開展疫情封控管理應急演練、維護小學生放學秩序等方面積極奉獻。威孚高科堅持每年組織員工參加義務獻血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2021年共有102名員工參加了義務獻血,其中5名員工捐獻了成份血;組織開展的“牽手夕陽紅冬日送溫暖”活動,走進無錫市江溪夕陽紅休養中心開展愛心捐贈活動,為老人們送去微波爐50臺、智能馬桶蓋40個,改善休養中心老人的基礎設施,提高生活質量;組織開展向無錫市紅十字會捐款7.5萬元,連續多年被評為無錫市“紅十字募捐工作組織獎”榮譽單位。太極實業總部扎實推動“萬企連萬村,共走振興路”行動,累計向桃源村捐款10余萬元,用于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海太半導體公司員工堅持每年到兒童福利院慰問殘障幼兒,持續資助云南省魯甸鄉安樂完小100名貧困學生讀書;十一科技每年從光伏投資收益中拿出720萬元,在河南鞏義開展持續20年的扶貧計劃,幫助近2800多戶當地貧困戶實現脫貧。南大環保持續做好消費幫扶,組織所屬子公司簽訂產品直供直銷和長期供貨合同,優先采購幫扶地區農產品,以消費幫扶助力鄉村振興與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四、環境責任
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等嚴峻形勢,產業集團秉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以環保法律法規要求為準繩,以提高資源能源利用率為核心,以完善環保督查管理機制為抓手,積極倡導企業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理念,突出企業環境問題治理,確保各項環保指標達標,為生態環境保護做出應有貢獻,實現經濟效益、生態效益雙贏。威孚高科在2021年7月順利通過了第三方認證公司對環境管理體系的監督審核,采取自測與委托檢測相結合的方式,實施污染物排放監測,同時增設部分污染物在線監測設備、搭建信息化平臺,實現數據實時監控、主要環境污染物數據可視化,公司主營產品全部達到了國家正在實施的排放法規要求,為更加嚴格的排放法規積極儲備應用產品,通過技術創新努力實現綠色生產。太極實業旗下海太半導體2021年積極參與到“重點行業VOCs減排績效”調研活動中,通過技術升級改造,從源頭上減少丙酮使用實現綠色發展;積極參加新吳生態環境局組織的“大手拉小手”企業環保共建項目,獲得“環境貢獻企業獎”。江蘇日托積極響應國家雙碳政策,堅持持續創新品牌理念和無鉛環保綠色制造,推動技術進步、產品研發,實現從專注地面電站到重點分布式光伏的成功轉型,加快發展步伐;組織發布“綠色辦公、低碳生活”倡議、開展綠色環保撿垃圾活動等,為建設美好家園、創建節約型企業、節約型社會奉獻力量。南大環保充分發揮技術、人才優勢,因地制宜為地區、園區、企業打造特色“一企一策”“一園一策”模式,切實做好減污降碳與綠色轉型同“綠色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兩山”理念有效銜接,創造“綠色財富”,實現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雙贏。